Bai, Chong-En, Chang-Tai Hsieh, and Zheng Song. "Special deal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34, no. 1 (2020): 341-379.
“Special Deal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由 Chong-en Bai、Chang-Tai Hsieh 和 Zheng Song 撰写。文章探讨中国经济增长中非正式制度 “特殊交易 ” 的作用、运行机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面临的风险,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视角。
- 引言:中国近 40 年经济增长显著,传统观点认为是正式经济制度改善的结果,但中国正式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 。实际上,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非正式制度 “特殊交易” 对经济增长作用重大。其特点是地方政治领导人给予部分私企特殊待遇,这在正式制度薄弱的国家较为常见。在中国,特殊交易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原因包括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强、地方领导激励充足、地方政府间竞争激烈 。不过,这种制度也面临风险,如反腐行动可能抑制增长,还会引发与贸易伙伴的矛盾。
- 中国特殊交易的运作方式: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中国地方政府积极吸引和支持私企,如南方某城市的副市长们花费大量时间为企业服务 。在铝和汽车等战略行业,尽管有政策限制私企进入,但地方政府帮助私企绕过规则。像东希望集团与三门峡地方政府合作进入铝行业,奇瑞汽车在芜湖地方政府支持下进入汽车市场 。这些案例表明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同时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也限制了垄断企业的权力。
- 特殊交易的模型构建:构建模型分析特殊交易在 “坏” 正式制度环境下的情况 。政治领导人给予部分企业特殊待遇,包括帮助企业规避繁琐规则、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模型中,地方竞争、政治领导人获取的私人利益以及地方政府能力等因素影响特殊交易的规模和对实际工资的效果 。在不同情况下,特殊交易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各异,如地方政府能力高且政治领导人私人利益适中时,特殊交易可提高实际工资 。
-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
-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增长:1995 - 2008 年,中国大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销售份额不断上升 。像东希望集团和安邦集团通过与国有企业组建合资企业扩大规模,这表明特殊交易促使企业发展,可能是因为企业通过合资获得了特殊待遇 。
- 城市间特殊交易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初始高 TFP 企业较多的城市,就业增长更快 。这意味着特殊交易对高 TFP 企业更有利,进而推动城市整体发展 。
- 政治关联和优惠待遇:调查显示,与政治有联系的企业规模更大,且销售差距随时间扩大 。这些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和土地方面具有优势,如工业用地价格明显低于住宅用地,这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关联企业的支持 。
- 地方保护和出口:中国地方政府会保护本地企业,导致国内市场分割 。但这也促使部分企业通过出口寻求发展,如奇瑞汽车出口占比高 。模型和数据表明,特殊交易影响企业出口和国内销售的关系,地方保护虽有负面影响,但特殊交易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可能更大 。
- 风险:中国经济增长依赖特殊交易制度,而地方官员提供特殊交易的动机不明 。反腐行动可能削弱地方官员支持企业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增长 。虽然中国试图减少特殊交易,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有所提升,但相关政策出现反复 。此外,特殊交易制度还存在利益集团阻碍改革、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导致中国与贸易伙伴关系紧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