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
改革前的农业制度、政策和绩效
农业耕作制度方面,生产队为经营单位的合作制度并一直持续到1978年
技术政策方面, 喊出了“农业的 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口号
农业绩效方面,从1952年到1978年,农作物的平均增长率是 2.5%,谷物(即粮食)的平均增长率是2.4%
当时政府在对改革前的农业发展问题做出诊断和总结时,得出了这样几个结论:第一,生产队规模太大导致激励低下;第二,统购价格过 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取消了农贸市场之后,农村回复到 自然经济状态,因为缺乏专业分工所以效率低下。针对以上症结,在 1978年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政府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改革措施与结果:
对应的措施
- t提高收购价格
- 恢复农村贸易
- 降低生产队规模
问题:集体生产比个人生产激励更高,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反而更促进农业增长
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粮食安全问题与政策选择
三农问题:“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然而仔细分 析起来,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一个,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的问题。
农民的“苦”并不体现在体力劳动上,目前农业机械化程度有 了很大提高,化肥取代了农家肥,劳动投入不管从数量还是强度上都比 以前少了许多。但是,农村的卫生、教育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依然非常落 后.
农业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收入 弹性低,二是价格弹性低。也就是说,当收入增加时,对农产品的需求 增加不多;但当供给增加时,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很多。上面提到的 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还是产业结构调整,也许都能有效地 提高整个社会的农业产量,但是总产量增加越多,价格下降也就越快, 两相抵消,农民整体的收入还是没有得到改善
唯 一长期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农民数量,让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城市工业部门的主要问题:
- 结构不平衡(过剩的永远过剩、稀缺的永远稀缺)
- 协调问题(资源配置效率低)
- 低激励(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
解决:
结构调整上仍然依靠中央的投资
励机制改革当中承认物质利益的作用

总的来说,改革就是从企业微观治理开始,然后推向资源配置和价 格形成机制,从单轨的价格和配置机制转变成双轨、最终趋向市场单轨 的这样一个进程。
围观改革
(1)利润留成制度(对于盈利企业,把增加的利润中的12%留给企业
(2)承包制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取消指令性计划;外汇改革等
国企改革
中国经济依然没有完全过 渡到市场经济体系,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尚未解 决;原来的计划体系之所以存在,也与国有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没有自 生能力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息息相关,只有解决了国 有企业的问题,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才能最终实现。
国有企业与银行系统问题
有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 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
对“乱”的解决方法有这样两种:一是把利率放开,但国家一般 不会这样做,因为低利率政策是维持国有企业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二 是减少投资项目,人为地压低投资和贷款增长率。投资下降,经济增长 就会放慢,就业压力随之上升。为了能增加就业,就需要增加投资,减 少调控,所以就形成了所谓的“活—乱”循环
国有企业与股票市场问题
股票市场在成立之初的定位也是考虑要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
国有企业与腐败现象
如果把政府管制的物品价格人为地 压到市场价格以下,那么就会出现市场价格与政府管制价格之间的差 价,从而产生寻租的机会(1993年全部银行贷款为26460亿,当时官方利率 为11%,市场利率为25%左右,至少相差10%,四大国有银行的行长、 各个地方分行与支行的行长,甚至连管理员、贷款协管员等都对这些资 金具有一定的支配权。)
总而言之,在改革过程当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源自于国有企业自身的问题,银行体系的扭曲和市场准入的管制都内生于国有企业没 有自生能力。要想消除这些扭曲,就必须把国有企业的问题先解决掉, 不然就会有大量的国有企业破产,造成极大的社会秩序紊乱,最终还得 继续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保护,使得所有这些问题得不到 根本性的解决。
解决信息不对称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依靠市场 的充分竞争
无论是战略性负担还是社会性负担,都是政府加在企业身上的政策 性负担,造成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政策性亏损。
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是剥离企业的政策性负 担,在剥离了政策性负担以后,靠市场竞争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如 果剥离了政策性负担的国有企业仍然经营不好,就可以对经理人员进行 必要的惩罚。如果还是经营不好,这样的企业就有可能被其他国有或是 私有企业收购,甚至破产。
Naughton

1978-1992:
双轨制;计划外增长;特殊的承包合同;市场准入;用价格平衡供给与需求;强化管理体制改革而非私有化。


1993-现在

bg: 市场统一;重新集权;宏观经济紧缩。
调控方式与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和税收体制:拓宽税基
银行和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央行的政府职权分解
企业治理机制: